會議通知|2022第九屆國際地下空間開發大會將于12月6-7日在上海舉辦
新時代的城市發展面臨著全球變暖的嚴峻挑戰,應對氣候變化,建設低碳韌性城市,已逐步成為全球共識。黨中央也做出重大戰略決策,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科學合理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和防災減災水平,打造韌性、安全、綠色、低碳城市,對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當下全國疫情多地頻發狀況,為切實保障參會專家和代表的健康與安全,確保會議高質量舉辦,經組委會審慎研究決定:原定于10月18日-19日在上海舉辦的“2022第九屆國際地下空間開發大會”延期至12月6日-7日舉辦。屆時大會將匯聚國內外地下空間領域權威院士、專家學者,聚焦“頂層規劃、韌性安全、綠色低碳、數字智能、技術創新、裝備智造”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和解決方案,探索城市立體集約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大會將采取“線上+線下”辦會模式。
借此機會,組委會誠摯邀請業界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企業代表等撥冗蒞臨,共襄盛會!
一、大會時間及地點
時間:2022年12月6日-7日
地點:中國·上海
二、大會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同濟大學
深圳大學
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分會
特別協辦: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局
協辦單位: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深圳大學未來地下城市研究院
濱海城市韌性基礎設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空間分會
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中國鐵建城市地下空間研發中心
承辦單位: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媒體:《隧道建設(中英文)》、《建筑時報》、《中國市政工程》、
《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治》、隧道網、專家寶
三、大會組委會
名譽主席:錢七虎
大會主席:陳湘生
大會顧問:孫 鈞 江 億 梁文灝 楊華勇 丁烈云 吳志強 李術才
朱合華 劉加平
學術委員會
主 任:謝雄耀 龍武劍
委 員(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白 云 陳志龍 陳 鴻 陳錦劍 程光華 陳麗蓉 崔宏志 丁文其
富海鷹 顧祥林 顧國榮 顧 新 郭東軍 黃宏偉 黃 俊 胡明偉
洪成雨 賈 堅 賈連輝 姜 弘 李明安 李利平 李曉昭 劉千偉
劉 藝 劉飛香 農興中 仇文革 束 昱 石曉冬 尚春明 邵珠山
沈龐勇 王衛東 王恒棟 徐正良 楊秀仁 葉源新 易 軍 俞明健
袁 勇 油新華 趙鵬林 張冬梅 張春生 張瑞龍 張中杰 周迎新
周 兵 朱瑤宏 朱雁飛 奧村忠彥 Antonia Cornaro Dimitris Kaliampakos
Geoffrey Levermore Han Admiraal Hideo Nakamura Jacques Besner
Johan Visser 金井 誠 Nikolai Bobylev 橋本正 Sanja Zlatanic
Tan Yoong Heng 田中 尚人
組織委員會
主 任:葉國強
副主任:成 鍵 胡佳萍 崔宏志
委 員(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包小華 包雪松 陳 曦 常林越 蔡岳峰 富海鷹 范益群 付艷斌
李 丹 劉 磊 蘇 輝 唐亙躋 王雪濤 王浩然 夏長青 徐雅潔
禹海濤 翟利華 鄭永光
秘書處
秘書長:鄧 艷
成 員:周綺雯 孫志勇 程 燁 司志榮 陸 琳 李華昱 王翠敏
肖 倩 王 萌 王 翔
四、大會主題
韌性 安全 綠色 低碳
五、大會議題(部分)
1. 城市地下空間頂層設計與規劃;
2.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挑戰與策略;
3. 城市地下智能物流規劃與發展;
4. 全球氣候變化對地下空間開發的影響;
5. 碳達峰碳中和與地下空間綠色發展;
6. 城市地下大空間新型裝配支護技術;
7. 上海軌道交通非開挖建設技術的研究與實踐;
8. 綜合交通樞紐中高鐵與地鐵換乘的地下空間開發設計實踐與思考;
9. 人工地層凍結法在地下空間工程中的應用;
10. 城市地下空間全要素探測評價;
11. 城市新區地下智慧物流網絡規劃;
12. 地下工程噴膜防水技術及工程實踐;
13. 地下空間開發與片區高質量基礎設施總控;
14. 地鐵域地下空間活力時空演變特征及環境影響機理;
15. 敏感環境深基坑工程微變形主動調控關鍵技術;
16. 數智地下空間建設探索;
17. 地下空間全過程運維管理;
18. 城市更新與地下空間韌性發展;
19. 深層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20. 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創新及應用。
12月5日 | 大會報到 |
12月6日全天 | 大會開幕式及主論壇 |
12月7日上午 | 專題一:綜合立體交通與地下空間集約化利用論壇 專題二:地下空間智能建造與運維論壇 專題三:城市更新與地下空間韌性發展論壇 |
12月7日下午 | 參觀考察 |
七、大會邀請嘉賓(部分)
孫 鈞,中國科學院院士、隧道與地下建筑工程專家
錢七虎,大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教授
陳湘生,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
吳志強,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朱合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劉加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
Isam Shahrour,法國水利科學院院士、法國里爾大學原副校長
周迎新,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袁 勇,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劉千偉,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
雷升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陳志龍,中國巖石力學學會地下空間分會理事長、陸軍工程大學教授、全國工程
勘察設計大師
王衛東,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謝雄耀,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
包小華,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副院長、未來地下城市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崔宏志,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教授
胡明偉,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教授
葉國強,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胡佳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分會副秘書長、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張乾兵,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隧道與地下空間技術 TUST》國際SCI學報副主編
富海鷹,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仇文革,西南交通大學教授
李利平,山東大學齊魯學院院長、教授
邵珠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教授
榮傳新,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
郭東軍,中國巖石力學學會地下空間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軍工程大學教授
張旭東,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
李 迅,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
束 昱,上海同濟聯合地下空間規劃研究院院長
沈龐勇,上海城投水務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農興中,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專家
陳 鴻,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姜 弘,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