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境內,擁有世界第三高、中國第二高土石壩的兩河口水電站正式進行大壩心墻填筑,標志著這座雅礱江中游控制性“高壩大庫”的“龍頭”水電站工程全面進入主體工程建設新階段。
▲遠眺兩河口水電站施工現場
這是中國最高的土石壩水電工程
高達295米、攔截107億方江水、工程難度超乎想象的超級大壩
建設者們正在青藏高原之上
建設起一座世界上最復雜的水電工程之一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目前我國藏區建設規模和投資規模最大的水電站
數十輛滿載石料和粘土的大卡車緩緩駛入大壩施工現場,在工人們的有序指揮下進行填筑作業。
▲現場運輸填筑材料的大型卡車
兩河口水電站屬于雅礱江干流規劃開發22級電站中的中游控制性龍頭電站,總投資664.57億元,于2014年10月6日開工建設。電站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110億千瓦時,計劃2021年實現首臺機組發電,2023年全部工程竣工。
▲大壩心墻填筑作業現場
建設難度極大 施工高峰期工人達10000余人
兩河口水電站擁有世界水電最大規模高邊坡群、世界最大的泄洪水頭高度及泄洪流速最大的泄洪設施,是目前我國藏區開工建設規模和投資規模最大的基建項目,是四川電網的骨干電源和戰略工程。最大壩高為295米,集超高心墻堆石壩、大填筑方量、狹窄河谷、高寒氣候等施工難度于一體。從國內外類似工程經驗來看,300米級的礫石土心墻堆石壩還缺乏成熟的經驗。
▲兩河口水電站高邊坡群
“建設工序非常繁瑣!” ,施工分為主體工程和輔助工程,在施工高峰期時工人超過10000人。
為了有力推進兩河口水電站的施工,截至目前已經打通了長達65公里的隧道。
“隧道是重要的輔助工程,用于連接主要工作面和其他施工場地,加之大壩很高,需要在不同層面打通隧道,施工難度極大。”
目前,兩河口水電站已累計投資200個億,其中,專項科研試驗費用近3億元,已投入的專項科研試驗費用已經超過6000萬。
▲現場工程車輛
水電站建成后對優化四川電網結構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未來,還將合理利用甘孜州當地風能和光能,探索開發清潔能源。
同時,兩河口水電站作為四川省水電開發進入藏區腹地的標志性工程,將助推甘孜藏區跨越式發展,為我國藏區水電開發積累設計施工、建設管理方面的寶貴經驗。
大壩有多大?總填筑方量相當于6個“鳥巢”體積
作為擋水建筑物的大壩是水電站工程的關鍵,承擔著蓄水發電的作用,兩河口水電站大壩的心墻是關鍵中的關鍵,大壩心墻填筑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壩體的功能及安全運行。
據了解,大壩4300萬立方米的總填筑方量相當于6個“鳥巢”的體積,如果按1米見方的填筑料鋪展開,可繞地球一圈還多3000多公里,是目前國內填筑量最大的土石壩之一。
為確保大壩填筑質量,雅礱江公司在國內創新運用“數字大壩”管理系統,對大壩填筑質量和安全進行實時監控。大壩施工從料源開采到大壩填筑,整個工程的質量管控、施工方法及工藝水平實現全過程監控。其中,雅礱江公司自主研發的連續摻拌工藝、大壩物料攤鋪控制方法為業內首次運用。
兩河口大壩綜合規模和建設難度位居全世界土石壩工程前列,目前世界范圍內已建成的同等規模工程屈指可數,國內外無論從技術規范還是工程實例方面都沒有成熟的、可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