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的概念逐漸升溫,“裝配式建筑”、“建筑產業化”亦逐漸成為一種行業趨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0多個省市出臺了關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設施,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加入裝配式建筑的建設流中。裝配式建筑采用標準化設計、生產化生產、裝配式施工、一體化裝修的方式建造房屋,能更好地實現建造質量、施工工期、人工用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完美解決了當下產業轉型、提質增效和“用工荒”等問題,同時也符合國家倡導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要求。
目前我國的建筑仍然是以現澆建筑為主,那么傳統的現澆作業有哪些弊端呢?而裝配式建筑又有哪些好處呢? 現澆作業的弊端:現澆作業制造的垃圾較大,而建筑垃圾的處理又一直是困擾城市發展的一大難題;濕法現澆作業環境污染嚴重,浪費水資源,粉塵污染,噪聲污染等問題日益嚴峻;現澆作業大部分為人工在施工現場作業,不利于工程質量的提高;勞動效率低下,隨著建筑工人工資的不斷上漲,傳統的建筑行業造價越來越高;施工工期較長,材料浪費比較嚴重。
再來看看裝配式建筑有哪些好處?
1.節省資源
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材料,包括外架、腳手板、模板、鋼筋,混凝土等等全部都能省一點。預制構件建筑不用搭外架,只需要部分位置的安全圍欄。
2.縮短工期
在塔吊布置合理,預制構件供應及時的情況下,以PC為主的房子建造速度的確比全現澆快。實際工程中出現的很多預制吊裝慢的問題往往是項目前期塔吊布置不合理或者系統選用不正確造成的。
3.減少污染
裝配式建筑產生垃圾和污染很少,有效減少建筑垃圾,粉塵,建筑污水、噪聲等環境問題,有利于我國城市健康、綠色發展。
4.外立面形式豐富多彩
用預制構件可以實現復雜的建筑形式,而且外立面質量更好,一次成型,免去二次抹灰或者其他安裝。
裝配式建筑所用材料、構件全為工廠化生產,運輸到現場后像組裝汽車一樣直接裝配成房,有效的避免了傳統建造方式下的人工作業誤差,保證了建筑的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來看,裝配式建筑造價要高于現澆,但是也已經有項目做到基本持平,相信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規模化,裝配式建筑的整體造價肯定是優于現澆的。 有人問,隨著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現澆混凝土結構會不會日后被鋼結構所取代?BIM哥認為它是不會的,廣泛的來說鋼結構建筑屬于裝配式的一種,而從狹義上來說,裝配式建筑一般指混凝土結構。其實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優勢,在越來越多的公共建筑中其實是搭配使用的。裝配式建筑最大的貢獻是縮短了施工周期,至于使用哪一種材料和結構形式,還得業主和規范說了算。
裝配式建筑是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隨著我國大力的推進發展裝配式建筑,以后我們的房子會越建越快,質量越來越好。說不定你以后的房子也會是裝配式的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