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是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其綠色施工可實現“四節一環保”,將會改變傳統建筑行業落后的生產方式。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國家支持和發展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其中裝配式建筑成為發展重點。住建部明確“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達15%以上,鼓勵各地區制定更高的發展目標。
傳統建筑技術方式粗放,對于鋼材、水泥浪費嚴重,用水量過大,施工現場往往臟亂差,揚塵噪音污染嚴重,更重要的是建筑過程中的開裂滲漏等質量問題比較突出。針對這些較為明顯的弊端,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建筑行業的轉型成為趨勢。
裝配式建筑是將工廠生產的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整個流程為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可以克服傳統建筑技術中的弊端,具有質量穩定、能耗低、污染低、生產效率高、安全事故降低、勞動強度小、作業條件好等優勢。我國建筑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成為行業趨勢。中建四局在建的哈工大項目采用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構件預制率達36.09%,現場裝配率達66%。據了解,這是目前國內建筑施工裝配率比較高的項目。
據《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了解,裝配式建筑的綠色施工可實現“四節一環保”,將會改變傳統建筑行業落后的生產方式。裝配式建筑能夠實現建筑全流程的完全可控,在建筑質量方面,可解決傳統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滲漏、精度差等通病;在進度方面,裝配式建筑極大地縮減了施工周期,還可以同步實現室內的精裝修;就成本而言,建筑過程中通過信息化和數字化技術實現成本可控。
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優勢明顯,在“綠色施工,節能環保”成為發展趨勢的當下,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意見和政策支持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發展新型建造方式,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縮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質量。制定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完善部品部件標準,實現建筑部品部件工廠化生產。鼓勵建筑企業裝配式施工,現場裝配。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地方政府不斷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支持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未來裝配式建筑將成為建筑的主要筑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