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地面在冬季低溫環境下施工,對施工工藝和效率的要求比較高。受到低溫的影響,材料的養護時間會增加,同時低溫也會對養護期的水泥地面造成不利的影響,比如可能會引起新修水泥混凝土地面受凍起殼的現象。新修水泥地面受凍起殼了如何處理呢?具體的處理辦法是什么呢?主要采用以下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先將受凍起殼的水泥混凝土地面清理干凈,水泥混凝土地面受凍起殼后,原本應該平整的水泥材料會出現鼓起和起殼掉落的現象,導致水泥路面表層變得不平整,粗糙不平。要想對路面進行修補,就必須先將這些起殼的材料處理掉,在基層路面保持相對平整的狀態下進行修補操作。
第二步,將處理過后的材料清掃干凈。不僅要將脫落起皮的材料清掃掉,而且還要把材料脫落所產生的浮灰和雜質等都清掃干凈。在對起殼的水泥路面進行修補時,如果路面材料清掃不干凈,會直接影響到修補料粘結力的發揮,使修補料與基層路面間存在空隙,粘結不牢,甚至形成中空狀態,影響路面強度。
第三步,對作業面進行濕潤。路面病害修補操作一般都是在路面濕潤的狀態下進行的,路面即不能處于干燥狀態也不能有明水,兩種情況都會影響材料的粘結。濕潤無明水的狀態是適合路面修補的狀態。
第四步,攪拌鋪裝修補材料。材料在攪拌時應該是先加材料后加水,而且加水量應該嚴格控制,水灰比過大會降低材料的強度,出現起砂脫砂的現象。材料應當攪拌成可以流動無干粉無氣泡的狀態,將攪拌好的材料倒入作業面,迅速用刮尺刮開用抹子抹平收光,養護一段時間即可。 在冬季對新修水泥混凝土地面受凍起殼問題進行修補過程中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難,比如如何克服材料桶內凝結的問題,路面結冰等問題。不過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重要的是,關鍵的一步是要選對路面修補材料,這才是決定病害治理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