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習近平關于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論述的研究”院級課題結題會暨專家座談會在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趙中樞、中國城市科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方明、北京建筑大學文法學院教授秦紅嶺、北京香山公園管理處教授級高工高云昆、北京建筑大學副教授石磊等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全國市長研修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余池明匯報了課題研究情況和成果,專家組評審并通過了課題成果。與會專家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論述,做好新時期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了座談交流。
趙中樞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遺產保護的法規政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名城保護的重要論述。秦紅嶺建議北京中軸線申遺可以按照“歷史性城鎮景觀”的思路挖掘空間關聯、文化關聯和價值關聯,建立遺產檔案庫,解決“有歷史、缺故事,有建筑、缺內容”的困境。
我國歷史村鎮、傳統村落數量巨大,目前,國家公布了五批共6819個中國傳統村落。方明認為歷史村鎮工作要面向現代,讓居民過上現代化的生活;面向未來,適應未來的需求;面向世界,通過發展旅游讓歷史村鎮走向世界。
香山是中國革命史一個重要歷史階段的發生場所,是中國革命史上最重要的史跡之一。高云昆認為近代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香山的活動誕生了紅色遺產價值,中共中央入駐香山締造了紅色遺產無法估量的價值,他建議申報香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擴大宣傳,拓展革命愛國主義教育。
古城的保護與發展既是矛盾的,也是相輔相成的,如何協調二者的關系,是考驗政府職能履行能力的風向標。石磊認為現行法律體系之下依法護城不僅僅是立法、執法,更重要的是從上到下的自覺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