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路橋梁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成都至貴陽高速鐵路西溪河大橋8月2日實現鋼混結合橋梁的頂推合龍,標志著大橋主體建設完成。
8月2日上午10時,成都至貴陽高速鐵路的關鍵性節點控制工程——西溪河大橋實現鋼混結合(橋)梁連續頂推合龍,標志著大橋主體工程完工,為今年底整橋全面竣工和成貴高鐵2019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溪河大橋位于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與黔西縣交界處,于2014年動工,是成貴高鐵全線“四橋十三隧”重難點工程之一,也是我國高鐵建設中首座鋼管混凝土轉體拱橋。
大橋全長493.6米,跨越深260米的西溪河峽谷,橋面至谷底深度260米,最高橋墩60米,采用跨度為240米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新結構,這是中國高鐵同類型橋梁的最大跨度,并在國內高鐵橋梁建設中創新采用了“連續拖拉式橋梁頂推”技術。
“西溪河大橋的橋梁為鋼筋混凝土結合梁(梁體為鋼結構,梁上橋面為混凝土結構)的長度為482.7米,重量超過了2600噸,相當于43節貨物列車車廂滿載的重量。”中鐵十八局二公司西溪河大橋指揮長韋有波介紹,這樣的“巨無霸”要在260多米深的峽谷上連續頂推、精確對接,它的技術難度和風險,在中國高鐵同類型橋梁建設史上是第一次。
中鐵十八局與建設、設計、科研、監理部門聯手展開科研攻關,突破地形和環境空間的限制,成功避免了巨型橋梁頂推滑移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主拱變形和拱上橋墩開裂,實現精確頂推就位,為我國特殊結構橋梁的科研與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西溪河大橋的建設經歷了兩次關鍵性合龍。”韋有波介紹,去年5月10日,主橋拱采用雙向空中水平轉體施工,在高空實現了高精度合龍;本次合龍在跨度240米的主橋拱上方10多個橋墩上展開,鋼混結合梁在橋墩上實現精確合龍。
鋼混結合梁合龍后,將在橋梁上鋪架橋面,橋面上鋪設鋼軌。預計到今年底,西溪河大橋將全面完工。
韋有波表示,西溪河大橋的合龍技術,代表了當今中國鐵路同類橋梁建設的最新水平,創下了貴州高鐵橋梁建設在全國的四項第一:它是全國第一座跨度最大、第一座橋拱雙向空中轉體、第一座采用全焊上承式鋼管拱混凝土、第一座采用“連續拖拉式橋梁頂推”技術的橋梁。
成貴高鐵后年通車
成貴高鐵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四川、貴州、云南三省政府共同出資建設。2013年12月25日開工,預計2019年12月建成通車。
成貴高鐵起于四川省樂山市,經犍為縣、宜賓市、長寧縣、興文縣進入云南境內,過威信、鎮雄兩縣,之后進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縣,最后進入貴陽市,正線全長515公里,其中貴州段長177公里,客運雙線高速鐵路,設計最高時速250公里,由和諧號CRH2型動車組擔當運營車型。
建成后,從貴陽到成都的鐵路旅行時間,將由目前最快的13小時19分壓縮至2個多小時多,沿線3600多萬人口將受益。
成貴高鐵北連西成(西安—成都)高鐵和成蘭鐵路,南接貴廣高鐵,東通滬昆高鐵,將成為南下出川最快捷的一條高速大通道,對于完善我國西部地區高鐵骨干網、構建西南至華南沿海和華東地區的快速客運大通道,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延伸閱讀
貴州主要在建鐵路近況
1.渝貴鐵路(重慶—貴陽),正線全長345.4公里,為客貨共線的雙線電氣化鐵路,其中貴州省境內長約230公里,全線共設重慶西、綦江東、桐梓東、遵義東、息烽、扎佐東、貴陽北等12個車站,設計時速為200公里,日均旅客列車通過能力超過80對。
7月22日,全線完成鋪軌,目前正在開展軌道精調(靜態檢測)。預計今年9月聯調聯試(動態檢測),12月底開通運營。
屆時,貴陽到重慶將由現在的最快8小時24分壓縮至2小時以內,比自駕車走渝黔高速公路還要快2個小時。
2.銅玉城際鐵路(銅仁——玉屏),全長47.7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雙線客運專線,經停萬山、大宗坪(位于滬昆高鐵)等站,2013年12月開建,預計2018年上半年建成通車。
屆時,銅仁至貴陽將通過滬昆高鐵連通,兩地單程旅行時間只需1小時40分鐘。
3.安六城際鐵路(安順——六盤水),全長117.857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雙線客運專線,2015年11月全線開建。從滬昆高鐵安順西站引出,沿線設安順西(既有)、黃桶北、六枝南、長箐、冷壩、六盤水東、六盤水等站,目前正在進行線上施工,預計今年12月1日將啟動鋪軌工程,2018年11月完成全線鋪軌,2019年3月1日起聯調聯試;2019年6月1日,安六城際高鐵全線開通運營。
屆時,貴陽到六盤水將從過去的3個多小時壓縮為1小時。
4.貴安高鐵站,位于貴安新區湖潮鄉新民村,站房總建筑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是集高鐵、地鐵、公交、出租車、長途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換乘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是貴州省僅次于貴陽北站的第二大高鐵站。目前,貴安站正在進行站房施工,預計明年3月全部完成施工。